用於兒科心臟手術的3D列印支架

2018/06/11 @ 趙 志瑋

荷蘭艾恩德 霍芬理工大學(Tu / e)的研究人員公布了關於3D列印,自體膨脹,可生物降解支架的概念證明文章。特別是在涉及兒童的情況下,支架設計為最小侵入式,來支持心臟狹窄或微弱的動脈。如下圖支架用於打開因心髒病引起的斑塊積聚而變厚或變薄的動脈,在支架的一般的典型安裝方法,是使用氣囊來擴張網狀物質,並推動動脈中的斑塊積聚,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支架被細胞吸收成為動脈的一部分 ,移除反而會對動脈造成進一步的損害,Eindhoven團隊為了代替這個氣球系統,提出了一種在動脈內自主擴張的支架。Eindhoven的支架也是由可吸收的聚合物而不是典型的鎳鈦(鎳鈦諾)金屬製成,能讓身體可以接受。使用典型的鎳鈦諾支架的設計參數,研究人員創建了塑料聚合物支架的數位化設計。通過模擬擠壓測試,塑料支架的設計被修改,然後將實驗支架列印在MakerBot Replicator 2X 列印機上,原型中使用的材料是FlexiFil,TPC(熱塑性共聚酯)長絲,這個線材具有與橡膠相當的柔韌性,是由FelixFil和Formfutura製造,原型進行多次測試以評估機械和生物之間的相容性。這些結果也與鎳鈦諾支架的相同測試進行比較,確保能夠適合裝戴。另外在捲曲測試中,FlexiFil支架顯示為能夠在所需的10mm直徑內安裝。透過將其從剛性管中推出,支架將其擴展到水中。了確保支架能夠在體內生物降解,研究人員進行了加速水解試驗,將樣品保持在90℃的溫度控制水浴中。經過兩週的體外水解過程後,支架表現出增強的孔隙度,這對於細胞採用這件事來說是令人鼓舞的。


3D列印的實驗FlexiFil支架。

一步一步的成功的壓接測試照片,這也顯示出自動擴展的特性。

▲所有影音圖像內容版權歸該單位所有。本文章內容及介紹為INPLUS.TW所撰寫,歡迎分享、轉貼,請清楚註明來源出處。
趙 志瑋
喜歡動手做東西,任教於各才藝補習班,創客教育、樹梅派、物聯網、3D列印教育與推廣課程。

文章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