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研發出可將3D模型轉換絨毛玩具的創新軟體
2018/03/28 @ Yolanda位於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一直是電腦與資訊相關科系的佼佼者,近日,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技術,這個技術可以將數位3D模型轉變為針織物體。該技術由軟體程序和需要電腦控制的編織機組成,可用於製作各種定制的3D列印毛絨玩具。這個創新又有趣的技術的幕後研究團隊來自卡內基梅隆紡織實驗室,包括Vidya Narayanan,Lea Albaugh,Jessica Hodgins,Stelian Coros和Jim McCann。該團隊最近發布了一項名為"自動機器編織3D網格"的研究。
那麼這種自動化3D針織技術究竟如何運作的呢?根據這項研究,團隊開發的軟體是為了將3D模型(如Thingiverse的3D列印玩具)轉換成針織模式而設計的。使用者所要做的就是指出針織在模型上應該開始的位置以及應該在哪裡結束。
據了解,該軟體還可以根據模型網格區分針織機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此功能可以讓使用者避免織針失敗或針織機潛在的阻塞。一旦自動生成的編織圖案準備就緒後,它們就會被送到電腦控制的針織機上,從而產生針織物的「皮膚」。然後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填充針織物體,使它具有3D型態。
正如研究人員所證明的那樣,該科技能用來製作一些相當標準的長毛絨毛玩具,例如泰迪熊和兔子,但它也可以用來製作複雜,甚至抽象的形狀。
透過這項研究,團隊希望工業編織機變得更加多才多藝,以適合更多的應用。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項技術的影片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