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文創利器的雷切機來了!【Beambox】台灣研發設計
2018/03/16 @ 英嘉 su之前有幫大家介紹過國外的Glowforge,有別於傳統雷射切割機印象, Glowforge外型有極簡的外觀設計,介面操作上看起來也比一般來的直覺有善,但是從官網的售價(基礎款3995/進階款6995美金)與台灣沒有代理商的狀態下,的確有點讓人望之卻步,但現在不用擔心了,台灣也有自己研發的桌上型雷切機Beambox,價格更親民(基礎款59900/進階款84900台幣),基礎款擁有40W的CO2雷射,範圍40×37.5cm,使用台灣110V的電壓,由台灣團隊研發設計,維修服務上也比較不容易有障礙。目前還在預售中,小編特別搶先來幫大家介紹一下,幫你開啟你的文創魂!
眼尖的朋友應該可以發現,其實Beambox是台灣著名團隊FLUX所設計,也承襲當初Flux delta+不少優點。
雷切機不像3D列印機這麼複雜,配件非常簡單,唯一的缺點就是比普遍的桌上型3D列印機重上兩三倍,但也是因為它有40×37.5cm的工作範圍關係。
比上同等級工作範圍的雷切機來說,Beambox可是非常輕巧的。
雷射頭採用CNC陽極烤漆處理,結構上非常簡潔單純。
電線也都採用保護履帶,不用擔心拉扯纏線的問題。
機器後面也設計的非常極簡,只看的到電源、傳輸裝置、抽風孔等。
傳輸裝置可支援USB硬碟、WIFI、直接插網路線。
背面掀開有CO 2管,之後可以自行更換,可以省下不少人力費用,安裝上也非常容易(等這支用完,找機會來寫拆裝過程)。
水冷散熱系統與抽風裝置也都能夠自行拆解更換,非常容易。
側面也有三個抽風扇,感覺要拆裝就沒有這麼方便了。
外觀檢視完之後,直接就上桌工作啦!(只要插上電跟裝上排風管就好了)
使用前,要先用這個定位螺絲。
將螺絲放下來後,如果傾斜或懸空我們可以調整平台,調整至螺絲剛好貼齊你的板材即可,所以板材厚度有調整的時候,就要再次調整。
平台深降的旋鈕在機器的下方,可以透過旋轉來調整平台高低。
控制介面觸碰面板,設計簡潔有善,重點是正繁體中文,閱讀上比較不容易有障礙。
目前檔名只支援英文檔名。
用手機當基地台,也可以使用WIFI的功能,來連上筆電。
Beambox的軟體FLUX Studio,也是正繁體中文設計,操作直覺簡單,一般JPG、PNG、點陣圖都可以直接匯入轉灰階雕刻(但灰階對比要明顯,刻起來才會漂亮,有機會在教大家來處理灰階圖)。當然常用的向量格AutoCAD、Illustrato、SVG、DXF也都可以支援,作業系統支援Windows / macOSX / Linux。
直接用圖層來管理切割順序,大部分雕刻會先做,最後才會做切割。
按下開始它就換幫我們轉換成.fc檔到Beambox裡面。
Beambox就會開始動作。(影片為加速處理)
10分鐘後,就得到最近流行的旅蛙吊飾了!基礎款的木頭在5mm以內都沒問題,像是壓克力、皮革、紙板、不織布、毛氈都是很OK的。
當然,雷切能做的運用很多,今天介紹只是簡單的開箱操作測試。(範例鏤空造型雕刻)
之後,我們慢慢會增加其他雷切設計應用的教學或介紹喔!(範例橡皮章雕刻)
範例雙喜不織布切割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