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變變!MIT研發出可變換3D列印物體顏色的新技術

2018/04/02 @ Yolanda

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流程,可使3D列印物件能夠在列印後改變顏色。這種稱為"ColorMod"的方法依賴專門對UV光敏感的3D列印油墨,效果看起來有點類似於4D列印,不同的是4D列印一般是指形狀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麻省理工學院的CSAIL研究人員在增材製造方面有一些非常驚人的進展,其中包括可3D列印微結構的軟體系統,以及能夠從列印平台上直接走出來的3D列印液壓機器人。該實驗室的最新成就也非常奇妙,因為它讓使用者能夠3D列印出顏色可變化的物體。

在概念上與4D列印物體類似,使用ColorMod方式製作的列印物在從列印平台上移除時並不是最終的形式。研究人員利用他們專門的紫外線敏感生物染料,能夠在20多分鐘內完全重新著色3D列印塑料物體, 而隨著研究的進展,他們希望能加快這一步驟。

至於它是如何運做的呢? 根據CSAIL團隊表示,只需將3D模型上傳到它的ColorMod軟體中,該軟體允許為對象選擇顏色模式。 一旦對象以全色列印完成後,團隊就會將模型或者部分模型暴露或部分暴露於紫外線或可見光。

3D列印物件受紫外線照射的部分會變成彩色,而暴露於可見光的部分(如投影機)則會失去其顏色並變得透明。 這些反應是因為使用了特殊光感應墨水,這些墨水由基礎染料、光引發劑(在列印過程中使墨水固化)和光適應性染料(其帶來基礎染料的顏色)製成的。

研究團隊希望他們的ColorMod技術能夠適用於3D列印塑料,並最終應用在紡織品和服裝上。

最後我們來看看ColorMod技術的示範影片。

▲所有影音圖像內容版權歸該單位所有。本文章內容及介紹為INPLUS.TW所撰寫,歡迎分享、轉貼,請清楚註明來源出處。
Yolanda
Yolanda: 喜歡旅遊、畫圖、日本的戲劇及音樂,超級喜歡毛小孩,惡搞最高

文章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