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Systems讓消失230年的72條龍重返大寶塔

2018/10/24 @ Yolanda

3D列印的應用非常廣泛,就連銷聲匿跡230年的木龍即將以3D列印的形式重現!倫敦基尤花園(Kew Gardens)的大寶塔(Great Pagoda)已經恢復到18世紀輝煌時的樣子,並將於今年夏天重新開放。如今在缺席超過230年之後,72條大型輕質3D列印龍被恢復到大寶塔中,這些成果都要歸功於3D Systems的選擇性雷射燒結(SLS)3D列印技術,此外,這72條龍將在倫敦的邱園(英國皇家植物園)展出,再現18世紀大作的風采。

威廉·錢伯斯在1762年設計了這座「大寶塔」,同年完工後,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奧古斯塔公主,也就是邱園的主人。因為寶塔精雕細琢,設計精美,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一睹風采。其中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寶塔身上的木製雕龍了。它們攀附在寶塔的每個八角形的角上,共72條。18世紀80年代,這些龍被送去修繕後,從此再也沒有送回來。有人說,這是當時的皇室拿去抵賭債了,不過專家認為,因為龍是木製的,有可能是腐爛了。

但是,就算沒有了龍,大寶塔依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世界遺產,所以還是需要修繕的。英國皇室曾試圖修復這些龍,但是由於設計、質量、時間、重量和開支方面的問題,修復工作屢屢受挫。想要既能完美重現,又能適應倫敦潮濕的天氣,於是英國皇室與3D Systems一同合作,3D Systems On Demand Manufacturing團使用Geomagic軟體和選擇性雷射燒結3D列印,來創建原始龍的輕巧,耐用的複製品,其結果非常成功。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原件進行3D掃描,然後整合3D設計方案進行列印。由於3D列印能夠快速、完美地重現龍身上的各種紋理和細節,因此列印出的複製品也十分逼真。最終的列印龍比原有的木製雕龍重量輕約60%,輕量化的設計有助於減輕寶塔本身的承重壓力,延長使用壽命。

使用3D列印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時間效率,3D數據的存在使我們能夠自由地快速生產零件,並具有自定義尺寸。然後將龍的三維數據導入3D Systems的SLS 3D列印機上生產,使用耐用的聚醯胺PA12尼龍材料,能夠產生與木龍相當的外觀和感覺。3D列印龍由3D Systems技藝精湛的師傅完成,最後他們再用手繪的方式為每件作品上色。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項巨作的影片吧。

▲所有影音圖像內容版權歸該單位所有。本文章內容及介紹為INPLUS.TW所撰寫,歡迎分享、轉貼,請清楚註明來源出處。
Yolanda
Yolanda: 喜歡旅遊、畫圖、日本的戲劇及音樂,超級喜歡毛小孩,惡搞最高

文章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