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分解塑膠比較環保?臺灣常被討論的生物可分解塑膠?
2024/04/09 @ smye1980臺灣最普遍被討論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為 PLA (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 或 Polylactide,簡稱 PLA),是一種熱塑性脂肪族聚酯。
有許多的零售業者紛紛採用聲稱「環保材質」做為傳統塑膠包裝的替代方案,例如量販店的肉類商品包裝將全面採用所謂環保材質 PLA。然而在缺乏更進一步的配套措施與減塑政策下,這樣做帶來的環境衝擊可能跟傳統塑膠並無二致。
PLA 是利用玉米、馬鈴薯,及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作物為原料製造,經發酵後產生乳酸,將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PLA 分解最後剩下二氧化碳、水與其他殘留物,但是要讓這些聽起來非常「天然」事情發生其實相當耗工,因為 PLA 這些生物可分解塑膠並不會在自然環境下自己分解,而是須在工業堆肥環境,高溫(超過攝氏70 度)、高濕與厭氧菌的環境下,才可能在90天內可分解九成;由於生物可分解塑膠外表和傳統塑膠無差異,消費者難以分辨,若在回收時混入傳統塑膠,可能導致回收材的品質降低。
目前臺灣的回收場與基礎設施尚無法負荷大量 PLA 的終端處理,也無明確的法源來規範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堆肥處理。
標榜「生物可分解」的PLA塑膠杯,外觀與PET塑膠相似,但分解條件特殊,目前多只能焚化。環保署式將PLA認定為塑膠免洗餐具。2023年8月起,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等八大場所將不得提供PLA材質的杯、碗、盤、碟、餐盒
然而PLA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3D列印材料,這種聚乳酸材料可生物降解、價格相對便宜且容易列印。
只要平台是水平的且3D列印機處於良好的運作狀態,通常都能列印成功。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