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printed material」讓你看到更多紙張形態的千變萬化

2016/11/11 @ Yolanda

一張紙能呈現出多少種變化?或許這種問題挺無趣的,不過,日本知名的設計工作室Nendo在東京銀座的G8美術館裡,舉辦了一個關於紙的特展。Nendo,是日本鬼才設計師佐藤大(Oki Sato)於2002年所成立的設計工作室,其所涉及的設計領域十分廣泛,包含有建築、室內、產品、平面設計等,是日本現代設計的代表。近日,Nendo推出了一些特殊的3D列印作品,這些作品看起來就像是紙上畫出的線條一樣,簡約卻富有表現力。

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的黑色線條,似乎是紙,卻好像又不是。

雖然展覽的主題是關於紙張的不同型態,不過現場卻沒有任何一張紙。這個展覽名稱為"un-printed material",是特意用一般的"printed material"而命名。

此展用紙的型態為主題,在平面的觀察下,利用黑線刻意畫出不同的形狀,藉由跳脫出紙張的實體,去討論紙張所能實現的無限可能。一般視覺設計師們總是以紙作為媒介來進行設計,而佐藤大則以不同角度切入視覺設計,留下紙的輪廓,以立體的思考表現沒有紙的「紙」。

設計師結合了手工製作與3D列印技術,製作出粗細不一的黑色線條來勾勒出紙張的輪廓。這些抽象的線條,有時需要靠特定的觀察視角並藉由不同的光影效果,才能讓人聯想到所要呈現的紙張狀態。

Un-printed Material 展覽總共有三個房間,首先是30張A1大小的"海報",勾勒輪廓的線條有3毫米粗,這些只有黑色框線的海報被懸掛在白色牆壁上,呈現的型態都不一樣,有些看起來比較完整,但邊邊角角可能有捲起來或翻折,有些則殘缺不全或邊緣皺了起來。

有趣的是,在"海報"展區中,參觀者的視角不同,這些黑色框線呈現的紙張狀態也會跟著有所變化。

第二個房間的展示品都放置桌上,許多名信片大小的輪廓線,1毫米粗,共有25個,被分成5組。每一組都是對紙張所產生的某種形態變化進行動作分解。

第三個房間,展示的是用框線所勾勒出的3D"紙製品",例如紙袋、牛奶盒、紙杯、紙鶴等。

此展覽將持續到今年的11月17日,有打算去日本東京的朋友,不妨可以去參觀一下。

接著我們來看看這些紙張輪廓用動畫呈現會是怎麼樣子。

▲所有影音圖像內容版權歸該單位所有。本文章內容及介紹為INPLUS.TW所撰寫,歡迎分享、轉貼,請清楚註明來源出處。
Yolanda
Yolanda: 喜歡旅遊、畫圖、日本的戲劇及音樂,超級喜歡毛小孩,惡搞最高

文章留言:






0 留言